對於(yu)
光纖光譜儀(yi) 而言,光譜範圍通常在190nm-1000nm之間。由於(yu) 要求比較高的分辨率就很難得到較寬的光譜範圍;同時分辨率要求越高,其光通量就會(hui) 偏少。
對於(yu) 較低分辨率和較寬光譜範圍的要求,600線/mm的光柵是通常的選擇。如果要求比較高的光譜分辨率,可以通過選擇1800線/mm的光柵,或者選擇更多像素分辨率的探測器來實現。
較窄的狹縫可以提高分辨率,但光通量較小;另一方麵,較寬的狹縫可以增加靈敏度,但會(hui) 損失掉分辨率。在不同的應用要求中,選擇合適的狹縫寬度以便優(you) 化光譜儀(yi) 整個(ge) 試驗結果。
探測器在某些方麵決(jue) 定了光纖光譜儀(yi) 的分辨率和靈敏度,探測器上的光敏感區原則上是有限的,它被劃分為(wei) 許多小像素用於(yu) 高分辨率或劃分為(wei) 較少但較大的像素用於(yu) 高敏感度。通常背感光的CCD探測器靈敏度要更好一些,因此可以某個(ge) 程度在不靈敏度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分辨率。
由於(yu) 光譜本身的多級衍射影響,采用濾光片可以降低多級衍射的幹擾。和常規光譜儀(yi) 不同的是,光譜儀(yi) 是在探測器上鍍膜實現,此部分功能在出廠時需要安裝就位。同時此鍍膜還具有抗反射的功能,提高係統的信噪比。
光纖光譜儀(yi) 的性能主要是由光譜範圍、光學分辨率和靈敏度來決(jue) 定。對以上其中一項參數的變動通常將影響光譜儀(yi) 其它的參數的性能。